醫師調劑 聲量再起
本會多元功能小組 服務四千多名會員
醫藥分業20年 國際專家會診
醫療過失新解 除罪未竟全功 新修正醫療第82條之理論與司法實務解析
公會扮和事佬調解醫糾 設立醫糾互助會 揪團雪中送碳
榮翔專案 台中榮民總醫院 扮演領頭羊
跨院轉診 中國附醫 打造綠色通道
大雁啟航 中山附醫 共榮基層
臺中醫院建立社區健康安全網 照護左鄰右里
分級醫療 仍未見強大支持力
花漾臺中 健康滿分同學會 臺中市醫師公會與防癌協會共同防癌
一起走過25年 5件影響醫界的重大改變
第十七屆理事長林高德(民國82年至85年) 臺中引領25年 醫林百期繁花盛開
回首來路 硬話軟語訴醫情
第十八屆理事長(民國85年至88年) 擔任醫師公會理事長 當言不讓 廖仁 醫林針砭政策不手軟
100期走過的路 23載健保演進史 臺中醫林伴行
點值最低競爭最烈…… 1994-2018醫療環境變化 醫師辛苦 病患叫苦
醫院評鑑 四十年由繁入簡
因應未來挑戰 ! 中國醫藥大學 創新改變 追求卓越 建構AI Smart University & Hospital
因應未來挑戰 ! 中山醫學大學 推動教師專業成長 扣緊社會脈動 引進數位創新教學
常態性疲勞 才是關鍵 5招因應住院醫師加入勞基法
醫林視窗 奔走千里 不信公義喚不回 聯合國大會前夕 參加「聯合國宣達團」感言
Joy Quotient 讓一群人都快樂 傅雲慶的幸福學堂
世紀之謎川崎病 研究歷久不衰 參加第十二屆世界川崎病大會後記
樂活醫族 88℃咖啡 有感小確幸
印度灑紅節 全民粉彩狂歡
生命中的貴人
花之禮讚-四大美術館聯展
醫藝情深 彩墨至樂
那一年 我們一起叱吒籃賽的歲月
樂活醫族 網力全開 球賽精彩 臺中市醫師公會2018年網球錦標賽
菊島花火踏浪之旅 臺中市醫師公會二天一夜澎湖秋季旅行
 
醫院評鑑 
四十年由繁入簡

文/陳怡欣、陳珮郁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一九八八年  首度辦理醫院評鑑
臺灣是繼美國、加拿大、荷蘭、澳洲等國家之後全世界第五個、全亞洲第一個實施醫院評鑑制度的國家(王俊文等,2003)。臺灣醫療品質的確保始於1978年,由教育部和衛生福利部(時稱行政院衛生署)共同主辦教學醫院評鑑,目的為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奠定分級醫療之基礎並提供醫學院校學生及住院醫師良好之臨床訓練場所,然1986年才由衛生福利部依據「醫療法」之規定,於1988年度首度辦理臺灣地區醫院評鑑,並自1999年正式將醫院評鑑工作委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醫策會)執行與策劃,其目的為透過外部專家針對其醫療服務品質進行客觀且深入的評估,做為醫療照護品質之依據與分級醫療之基礎,藉以平衡醫療資源發展,建立安全、有效、以病人為中心、適時、效率、公正優質的醫療服務體制,並提供民眾就醫參考。

醫院評鑑  最初設定六百多項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為醫院評鑑之核心價值。臺灣醫院評鑑作業至今已執行40年,其中歷經數次改革,評鑑制度發展初期,著重書面資料審核,繁複文書作業造成醫護人員反彈,缺乏持續性監測工具,無法長期維持醫療品質,故臺灣自2003年起進行評鑑制度改革,由最初設定的600多項,依據醫院實際狀況及試評結果進行修訂,除著重結構面評鑑,更進一步重視過程面與結果面的評核,「以病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之內涵,增加「病人權利與病人安全」、「適切及舒適的醫療環境及照護」等以病人為導向之訪查重點,並自2007年起全面實施新制醫院評鑑(基準508條)。
經分析該輪新制評鑑各章節達成度,顯示臺灣各醫院在病人權利與安全之重視及表現已達一定水準,臺灣醫院在經歷評鑑基準改版後,皆能有效地改善與提升品質,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查證  評鑑精簡至一二二條
醫策會自2009年起再次展開評鑑基準及制度之革新工作,從促進醫療品質的觀點切入,著重於「病人安全」,以提升整體醫療服務過程與環境的安全性,精簡整併評鑑條文為238條。為力求評鑑落實以病人照護及安全為主體,2014年起遂規劃2015年至2018年基準與制度之研修,以「簡化、優化、日常化」為主軸,導入「病人為焦點的查證方式(Patient-focused Method,簡稱PFM)」,同時要求醫院建立永續經營的管理制度,達成分級醫療的基礎。

精簡原238條基準為188條,簡化文書作業,並考量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對於規模大小的基本要求不同,區分為100床以上及99床以下版本;關注醫院急診壅塞、暴力事件等議題,擴大將中醫、牙醫照護納入評鑑範疇,強調員工照顧、支持與關懷;除此之外,亦強化資訊系統填報功能,不僅簡化文書準備工作,也藉此讓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內化於醫院日常健康照護工作之中,經由過程面及結果面之檢視,進而提升醫院照護品質之終極目標。

2016年新政府上任後,醫策會致力於強化評鑑正面功能、價值和品質,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為達「有感革新」,遂於同年展開評鑑基準研修,自188條持續精簡至122條,於2017年正式實施,以落實降低醫院負擔;持續推行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促進,更加強調以病人照護及安全為主體之評鑑,並於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實行,以達「務實評鑑」。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16)


評鑑正向效益  多數醫院皆表認同
在臺灣,醫院評鑑制度不僅具檢視醫院持續提供適當醫療服務能力與品質之機制,更藉由制度化的作業設計,協助醫院提升照護品質及永續經營,促進醫療產業合理化發展,以保障就醫民眾之健康與安全。依2015至2017年醫策會彙整各年度受查醫院進行之問卷調查(N=421)。結果顯示,97.1%醫院認同評鑑「有助於凝聚院內共識及向心力」;98.1%醫院認同評鑑能「促使院內各部門之合作」;96.9%醫院表示評鑑能「提供醫院瞭解自我能力並設定學習標竿」;99.5%醫院認同「委員建議意見可提供醫院改善之參考」;99.4%醫院認為評鑑有助於促使醫院關心並推動醫療品質、病人安全相關活動,由上述統計結果顯示,多數醫院皆對於評鑑所帶來之正向效益感到認同。

為瞭解醫院對於近年醫院評鑑制度改革看法,醫策會於2017年委託第三方機構針對全臺灣受評醫院進行評鑑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醫院對於評鑑制度簡化及基準改版後確實降低醫院同仁的負擔,且對於PFM之導入及評鑑流程,包含事前準備、指標設計、委員建議亦表示滿意。


研修評鑑基準  不增加醫院負擔
評鑑制度確實提升臺灣整體醫療照護水準,為持續精進,醫策會於2018年進行新一輪(2019年至2022年)評鑑基準研修,目前仍維持「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適用」與「醫學中心適用」兩版本,並延續現行基準架構,「醫學中心適用版」基準研修方向以強化鑑別度、引領醫療發展為重點,提升結果面之呈現與制度落實;「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適用版」則儘量維持現行基準,以不增加醫院負擔為主,基準研修方向含:
(1)配合國家政策、法規;
(2)因應醫療品質、病人安全發展趨勢;
(3)注重勞動條件、營造友善職場;
(4)友善醫療環境、就醫無障礙;
(5)提升醫病溝通效能;
(6)鼓勵整合照護;
(7)建立醫院內部稽核機制、日常化管理;
(8)納入醫療糾紛事前預防、事發關懷、事後檢討之概念等。
未來醫策會亦持續精進評鑑制度、優化評鑑基準,以引領醫療照護品質之提升,建構安全、優質、有效益且具人性關懷的醫療環境。


參考文獻:
王俊文、葉德豐、曾坤儀(2003)‧台灣醫院評鑑趨勢之探討‧中山醫學雜誌,14(4),513-522。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編著(2016)‧台灣醫院評鑑史‧新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醫院評鑑的目的
確保醫院經營管理符合衛生醫療政策與法令

確保病人在安全的環境中得到適切的照護服務

確保風險管理機制及緊急災害因應能力

確保適當的人力資源管理及教育訓練

評量各職類醫事人員的訓練過程與成效

引導醫院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專業醫療照護與優質服務

醫林人物佳句—「(凡事)只要無私心和把握住原則,過程雖有爭議,結果總能証明是非」~
李龍騰/前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2004, 42期>

醫林人物佳句—「趕快拉高思維,不要認為只要幫病人醫好病就好」~蘇清泉/前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
<2013, 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