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毒素 環境荷爾蒙無孔不入
滿地食安地雷 踩到炸開傷身體
無麩質飲食 真相探索
有機人生 物質與心靈的大圓滿
合樸農學市集 人與食物的親密交流
醫界寵辱不驚
「醫糾法」草案立法 可能一切歸零
前列腺癌病人 服用六味地黃丸的研究
下背痛 有時不在起源處而在路徑上(上)
腫瘤基因 偵測科技日新月異
質子治癌 不再談放射治療而色變
免疫力升高 身體不見得更健康 如何與病患討論免疫力提升問題
MERS傳播方式 不會只偏好大醫院
甲狀腺癌 女性是男性的三倍
恐怖隨機殺人 社會命運的特殊人格
醫師救人,誰來救醫師? 過勞死頻傳 催生台灣醫療勞動人權
馬拉松 一步一痛的新境界
馬拉松 在挑戰中感受忘我禪境
一把壺像一個人 有閱歷還有故事
圓點藝術 草間彌生的夢我所夢
在那哈德遜河畔
參觀奇美博物館 暫時忘掉工作
七十週年慶桌球錦標賽
七十週年慶高爾夫球錦標賽
八仙塵爆傷患轉送臺中搶救
徐永年 要做明顯且有感的事
堅守醫療崗位七十載 廖泉生 斯人典範永留存
賀衛福部臺中醫院李孟智院長
 
免疫力升高  身體不見得更健康 如何與病患討論免疫力提升問題
 
免疫系統是軍警檢調
大腦就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壓力過大
不當管制在人類世界就會出現
在免疫系統亦然
 
文 / 謝祖怡 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免疫」,從字面上的意義就是免除疾病,一般人就自動聯想「沒有疾病就等同健康」的推想,因此「提升免疫力」成為許多苦於疾病的患者心中嚮往的萬靈藥,多少健康食品或民俗療法更樂於扛著提高免疫力的招牌掏空病患荷包。然而,身為醫療團隊領袖的醫師們一直都明瞭,如同「沒有疾病不代表健康」,免疫力升高從來都不代表身體一定更健康,反而是很多疾病起源於方向、強度不適當的免疫反應。
 
免疫系統  應方向正確及強度適當
 
 為了正確與病患及家屬溝通免疫力的問題,有必要以病患角度重新認識一下免疫系統,將艱深的理論與專業術語轉化成病患容易理解的語彙,才容易在門診、病房中快速傳達正確認知。
 
 如果要以一般人最容易了解的方式說明免疫系統,將它們比喻成身體的軍隊、警察、境管及檢調單位是最合適的比喻。正如一個國家並不是軍警人數越多就越安全,免疫力越高自然也不代表越健康。對免疫風濕科醫師而言,免疫力其實是個空泛的名詞。要確保身體健康,在免疫系統方面至少就要同時達成方向正確及強度適當兩項條件。
 
精確定位免疫狀態  決定治療方向
 
 從身體整體運作角度來看,免疫系統其實是一套恆定系統,只是運作比醫師們更熟悉的體溫、水份、電解質平衡恆定系統更加複雜而已。免疫系統對外要抵抗外界生物環境如細菌、黴菌、病毒或毒素由皮膚及黏膜入侵體內,也要中和溫度、濕度、紫外線等物理性因素傷害身體組織造成機能失衡的連鎖反應;對內要防止體內細胞突變為癌細胞的惡性化反應、或遭病毒寄生控制的「殭屍化反應」。而且免疫系統基本上是「以攻擊對抗攻擊」,一旦戰場進入身體表面或內部,達成任務也會以某些正常身體細胞的犠牲為代價。
 
 因此,從免疫風濕科的角度,不可能有一項指數可以完整顯示一般人籠統的「免疫力」概念,必須針對不同的疾病及狀況,衡量免疫系統在這個疾病面向的方向是否正確、及強度是否適當,才能精確定位免疫狀態,決定未來治療方向。
 
過強免疫反應  反而引發疾病
 
 免疫系統必須不斷因為內外界生物環境及物理環境改變,而必須不斷調整與之互動,尤其是必須應對微生物、癌細胞這些也會同時不斷以更快腳步規避免疫系統攻擊的生物體時,甚至要應對各種刻意欺瞞免疫系統的方式,所此有時不免會中招出錯。
 
 塵蟎這種雖是寄生卻少有侵害的小生物,免疫系統誤將它當作不共戴天的大敵,就導致在自己的皮膚、眼、鼻及氣管發炎造成的傷害遠大於預防的侵害,這種「過敏」的過度敏感、小題大作的免疫力,即使抵抗外敵的方向基本正確,也因強度過強反而造成疾病,這時如果盲目「提升免疫力」結果可想而知,一定是弄巧成拙。C型肝炎病毒為逃避被消滅,刻意誤導追捕的免疫系統採取錯誤步驟,漸次增強的免疫反應反而最後形成冷凝球蛋白血症甚至淋巴腫癌。
 
盲目提升免疫活性 與健康背道而馳
 
 更不要提一開始就是方向錯亂的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乾癬等疾病,體內免疫系統出現叛軍,不但不保護自身細胞,甚至放過入侵的細菌病毒、將槍口對準健康的組織器官,還要拖累正常免疫系統分兵對抗內亂。這時患者及家屬很容易因表象的疲倦虛弱及對藥物的副作用的恐懼,又在目前無孔不入的宣傳下,轉而使用未經證實的「提昇免疫力」治療。
 
 殊不知這種適得其反的治療結果真的有效,反而叛軍火力更旺,內亂加劇,身體倒是更虛弱。這就像一部南下北向方向走錯的車,不迴轉方向盤卻猛加油門,背道而馳只會離健康目標越來越遠。
 
提升好的免疫力  身體走向更健康
 
 因此,身為醫療團隊領導人的醫師更要傳達「提升免疫力沒有easy solution」,需要適病、適時、適度調整免疫系統方向及活性,這也正是醫師專業決策的價值。但仍有一些基本原則可以遵循,提升「好的免疫力」,讓身體走向更健康的方向。
 
3招 提昇好的免疫力 
 
1 一般健康原則才是王道
  正如從孔子時代讀好書的方法其實沒什麼改變,最基本的健康原則也才是強化正常免疫系統最正確的王道。WHO的健康宣言強調沒有疾病不代表健康,健康是來自均衡營養、足夠活動、合理休息及適當壓力。
   
2 營養均衡比食補更重要
  正如前文所提,以戰止戰是免疫系統維持體內和平的方式,但如同真實戰爭一樣會消耗大量資源及增加戰傷戰損,所以攝取足量身體修復損傷的營養及熱量成為重要課題。由於免疫系統不管是白血球、抗體、補體都是蛋白質為核心的產物,因此足量優質蛋白質攝取是必須的,有時看到患者因宗教理由改吃素食,個人也都會診請營養師協助,以免營養失衡。這種在免疫內戰狀況下的營養不足其實比平時的影響會更大,因為免疫系統會因發炎需要優先取走「戰備」物資,急須修復的受傷組織營養缺口反而更大。

另外過氧化反應帶來的自由基是免疫系統主要攻擊手段,中和用的抗氧化劑、如水溶性維他命(B群、C)的需求也會增加,確實需要增加攝取。如以蔬果攝取,要留心總碳水化合物(醣類)熱量勿過量,以免持續發炎反應引發胰島素阻抗性反使脂肪不當囤積。
   
3 維持合理活動及減少不當壓力源
 
免疫系統是軍警檢調,大腦就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壓力過大,戒嚴、白色恐怖等不當管制在人類世界就會出現,在免疫系統亦然。除了病患罹病不適產生的壓力,其實因生病改變了患者在家庭社群的互動也會增加許多身心壓力。這時家屬親友的角度就很重要,臺灣人習慣以關心別人健康拉近人際關係技巧,但尺度應該只在鼓勵患者遵從醫囑配合治療,而非在不是專業醫療人員、不明瞭疾病情況下推薦其他治療,更不要任意評斷現有治療,反而徒增患者壓力、惡化疾病。
 
另外人是動物,植物化的靜養(如傳統坐月子方式)反而有時讓人更不適應,隨病情調整的合理活動量反而對健康有益。但在疾病發炎正熾時、又增加追求競技式表現的無氧耐力活動就不合適,例如促進有氧耐力的快走就比跳繩、慢跑更適合,也不要以一定要流汗這種可能讓身體更脫水的狀況為運動量目標。
 
相信透過上述的闡述討論,病患、家屬及醫療團隊能避免陷入迷思甚而花錢傷身,透過各位獲得關於免疫系統更正確的概念,走上康復的坦途。

作者介紹 謝祖怡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中興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畢業,目前攻讀醫療經濟博士學程,並擔任陽明、國防及中山等多所大學臨床助理教授。 謝醫師擅長以比喻方式溝通,深入淺出的把艱深專業化為日常口語,曾榮獲百大良醫及醫策會醫療心職人,兩度獲選行政院退輔會優良醫師。現任台中榮民總醫院教學部臨床訓練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