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3-15【沖繩縣來訪-締結前向親之旅 沖繩縣醫師會-走過戰火展現影響力】
沖繩縣醫師會-走過戰火展現影響力

■ 譯文∕廖仁  財團法人仁愛綜合醫院總裁
 

 
 沖繩縣醫師會於1903年設立,後來因為時代變遷曾被解散,改組再設立。1994年10月美軍轟炸沖繩時,那霸市的醫療機構幾乎全毀,1945年 4 月美軍登陸沖繩本島時,除了軍醫院以外,幾乎無法從事醫療活動,這個時候,戰前的沖繩縣醫師會事實上已被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沖繩縣有 160 多名醫師,戰爭結束時死亡人數為20多萬人,醫師也只剩下60多名。
 
 1945年美軍接管沖繩後,將醫師分配在軍隊管轄的診所、醫院從事醫療工作,當時醫師非常不足,平均8000人口才有一名醫師,1946 年 5月在美軍的命令之下成立「沖繩醫療團會議」,取代以前的醫師會,主要活動為辦理醫學會,主要內容為瘧疾的研究成果。
 
 1951年 1 月後,醫師、牙醫師被允許可以自由開業,因此解散了「沖繩醫療團會議」,成立沖繩群島醫師會、宮古群島醫師會、八重山群島醫師會,這也是沖繩縣醫師會的開始(1953年, 3 醫師會合併為「沖繩醫師會」),之後各分區陸續成立醫師會,目前有11個地區醫師會,1972年回歸祖國後改名為「沖繩縣醫師會」。
 
 1951年沖繩群島醫師會成立後,經過12年才擁有正式的辦公室,當時是租用一家藥廠的辦公室(只有 5 坪大),大家都急迫希望有個會館,1964年與那霸地區醫師會計劃的檢驗中心、癌症中心合建完成舊醫師會館,1974年為了培養醫師、護士及其它醫療從事人員,決定成立醫療福祉中心,用地由醫師會自籌,建築費用由承辦國際海洋博覽會緊急醫療的補助金及縣政府發行公債,由沖繩縣政府興蓋,1976年12月完工後,沖繩縣醫師會即遷入醫療福祉中心現址,並將舊會館賣給那霸市醫師會,其費用則分還給各地區的醫師會,目前財團法人醫療福祉中心還負責補添縣立護理學校的經營。
 
醫政活動
 
 1970年成立醫師聯盟,積極參與醫政活動,為日本醫師聯盟推薦的能替醫界說話的候選人助選,過去成績都很好,被自民黨讚稱為「沖繩助選方式」,縣長議員的地方選舉也發揮極大的響力。
 
今後努力的方向
 
充實社會保障制度。
 
建立醫病信賴關係。
 
促進民眾的健康壽命(生活習慣病增加中)。
 
擴充醫療資源(高層次醫療、急診(第三線急診)、離島醫療)。
 
確立公、私立醫院的功能分擔。
 

 
■沖繩縣醫師會在會長稻富洋明的帶領下,展開與本會結盟前的「相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