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
中市醫師公會沿革
 
四十年代
民國41年1月,吳行全醫師就任臺中市醫師公會第三屆理事長,任期三年。常務理事林松卿、張啟仲。理事顏秋出、林經如、張耀東、黃順記、黃河鐘、李洛書、洪清波、廖繼煒。常務監事洪孔達。監事胡惠德、林天意。
民國41年2月1日,楊基先任第一屆臺中市市長,任期至民國43年6月1日。
民國43年6月2日,林金標任第二、三屆臺中市市長,任至民國49年6月1日。
民國43年,臺中市醫師公會會員170多人。
民國44年1月,巫永昌醫師就任臺中市醫師公會第四屆理事長,任期三年。常務理事洪孔達、謝振仁。理事洪遜堯、王清木、鄭傅對、廖泉生、李祐吉、陳端堂、張壽斌、周貽壽。常務監事黃順記。監事林經如、張耀東。
民國44年7月1日,紅十字會台灣分會於省立台中醫院開辦血庫,此為台中地區最早有「血庫」,於民國58年10月改為「血液銀行」。
民國44年8月,成立台灣省立台中高級護理職業學校。
民國44年11月19日,私立中國醫藥學院破土。民國47年6月,成立「中國醫藥學院」,由覃勤任院長。
民國45年3月,臺中市加強宣導接受預防注射。
民國45年5月23日,臺中市醫療界組團至金門服務,由張啟仲任團長。
民國46年1月8日,省政府明令公佈白喉防治辦法。
民國46年4月,「私立中山牙醫專科學校」,籌備會成立大會,民國49年11月12日舉行開校典禮,為本省第一所牙醫專科學校;民國51年5月改稱「私立中山醫學專科學校」;民國55年8月成立「孫中山先生紀念醫院」附設醫院;民國66年8月改制為「私立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亦隨之更名為「私立中山醫學院附設孫中山先生紀念醫院」。
民國46年5月,流行性感冒侵入臺中市,各校停課6天,醫療隊四處施診。
民國47年1月29日,總統公布公務人員保險法。
民國47年2月,巫永昌醫師,就任臺中市醫師公會第五屆理事長,任期三年。常務理事洪孔達、謝振仁。理事洪遜堯、王清木、鄭傅對、廖泉生、李祐吉、陳端堂、周貽壽、洪清波。常務監事黃順記。監事林經如、張耀東。
民國47年3月1日,政府開辦勞工保險業務。
民國47年7月21日,總統公布勞工保險條例。
民國47年8月1日,開辦公務人員保險,由中央信託局承辦。
民國48年1月10日,省政府設立台中結核病防治所。
民國48年7月20日,陳天機博士獨資創辦順天中央醫院,設址於三民路。
民國48年7月29日,台中衛生院大廈及衛生試驗所成立,為台中地區公共衛生工作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民國48年7月,臺中市衛生院遷至三民路一段197號新建大樓。
民國49年3月,成立「台灣省台中結核防治院」,首任院長為張承基。
民國49年3月,吳行全醫師就任臺中市醫師公會第六屆理事長,任期三年。常務理事黃順記、張耀東。理事廖泉生、李祐吉、陳端堂、林經如、黃河鐘、趙秀珍、林敬義、張重賓。常務監事王清木。謝振仁、洪孔達。
民國49年6月2日,邱欽洲任第四屆臺中市長,任期至民國5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