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急功近利 非長照之良策
醫林人物-臺中榮民總醫院 院長許惠恒的治院藍圖
會務報導-護守患者 從黑髮到白髮
政策探究-因應一例一休 考慮錯開開診日
醫林短波-榮獲醫療貢獻獎
政策探究-預防接種受害 屬特別犧牲
高齡化時代,健康照顧需要跨領域團隊
專題報導-跨領域團隊 長照2.0面面俱到
專題報導-長照2.0 基層診所不能缺席
專題報導-家是最好的病房
專題報導-走出診間 擴大服務量能
專題報導-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防癌協會-癌症免疫療法 正規治療新契機
九九重陽 紫為妳走
學術演講-細菌致病 細菌也能治病
學術演講-攝護腺疾病全人照護
政策探究-與美國政策相較
醫林視窗-泌尿科醫師的 電影處方簽
樂活醫族-泳渡日月潭 正港台灣男
樂活醫族-GOLF 公會社團
醫師娘觀點-我唱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樂活醫族-觀察、聯想&反思
樂活醫族-EAST meets WEST
樂活醫族-臺中秋光 愜意如詩
公會活動-106年網球錦標賽
公會活動-臺中市醫師公會 秋季二日遊
 
家是最好的病房
長照2.0 臺中市醫療送到家

圖.文 / 編輯部
 
 
行動不便或是臥床病患出門看個醫生往往大費周章,如果再碰到住家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家屬能做的就是把病人抬或扛下樓,每趟外出看病像在打仗。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為解決更多外出不便民眾就醫問題,健保署去年二月推動「醫療送到家」方案,鼓勵診所醫師能夠「往診」投入居家醫療照護。本會積極響應,由前理事長羅倫檭帶頭,邀請多名醫師加入先鋒試辦部隊。

開辦之初包括病患來源、交通、健保申請..等有諸多配套尚未到齊,一年多來利用率只有3%。9月27日健保署中區業務組聯合中彰投三縣市醫師公會誓師,呼籲更多醫師走出診間,投入居家醫療服務行列,也歡迎有需求的民眾多多利用。

 
 
醫師到宅看診 節省病家就醫費用
 
方志琳組長說,醫療的本質「若不能親自處置病患,那不就背離初衷了嗎?」,他認識一位幫父親依處方箋拿藥至少有五年了的男子,在得知居家醫療的消息後告訴醫師他非常興奮期待,因為這麼多年來醫生終於能見到他爸爸本人了。在南區開診所的林恆宇醫師,所照護的陳女士中風且失智已臥床十年,有一次得了紫尿症,林醫師親自訪視後立即處理,「避免了一次住院」對於病人及家屬還有院方都是節省,是個雙贏的局面。

家住大雅的黃先生中風臥床已11年,每次至醫院就診都得經過一番舟車勞頓,除了自費搭乘救護車所費不貲、上下老公寓二樓住處還需協助搬運;今年起,太太申請健保署居家醫療,醫師定期到宅看診,非常方便,黃太太更親自出席表達感謝。大雅區長安診所的呂國樑醫師指出,一般市井小民,家裡一人生病就會變成「全家人的事」,消耗非常多資源,醫師若能親自到家中鑑別診斷,病患花較低的成本將得到更精確的治療,據健保署計算,居家醫療措施能使每家庭平均一年省下2萬元就醫成本。

 
 
順勢人道關懷 協助申請補助
 
西區曙光診所的蘇軒醫師表示居家醫療不僅僅是治療病患的病症,會順勢做一些「不屬於醫師但人道的業務」,他觀察到不少個案的生活環境都非常惡劣,老舊華廈公寓、夾縫戶、頂樓加蓋、鐵皮屋、狹巷窄梯,以及輔助工具的嚴重不足,這些大多是無法立即改善的狀態,這時醫師便能建議或協助申請各民間基金會的補助,讓「被遺忘在大城市角落的那一群」得到關心與照護。

 
居家醫療資訊 有待全面整合
 
本會最早投入居家醫療照顧的林恒立理事指出,居家醫療目前所遭遇到的困難除了外在條件例如交通、天氣、遠近外,還有設備搬運不便、家屬聯絡等問題,另外,國人仍有大醫院迷思,病人缺乏對診所的信任感。但病人癱瘓或臥病在床,往往因就醫不便,沒能規律回診,只靠家人拿慢箋吃藥,嚴重的會延誤病情。林恒立醫師認為大多數民眾仍不瞭解居家醫療,因此會疑慮其醫療品質、甚至誤解為詐騙,而最好的解決方法是要能整合健保署關懷網與電子轉診平台、衛生局推動的長照2.0、民政局下的里鄰長聯絡網、甚至民間單位,否則「老公寓二三樓小房間仍跟離島一樣遠」。

民眾若有居家醫療照護需求,或是醫療院所轉介需要居家醫療的病患,除了介紹給附近有參與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的院所或聯絡健保服務專線0800-030598外,亦可在健保署全球資訊網(www.nhi.gov.tw)/一般民眾/居家醫療整合照護項下,查詢健保居家醫療照護之服務提供者資訊。


 
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
 
服務區域:
以申請收案之特約醫事服務機構所在地10公里之範圍為原則

收案條件:
居家醫療階段、重度居家醫療階段、安寧療護階段
計劃實施日期: 107年12月31日止。
洽詢健保服務專線0800-030598。
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