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
全國唯一醫療糾紛互助金
政策探究 
開放流感快篩 診所見繩驚蛇
非誠勿擾
政策探究 
健保回生 先讓診所活命
臺北市與臺中市醫師公會締結金蘭
增購新會館 提升服務
醫林人物 
呂宗學-跨領域整合健康大數據
國際視窗 
WHO戰場 還是在國內
白袍下的Second Life
醫林人物 
世界級空手道家 也是投資高手
每個人心裡都有 一畝田
劉彥山 跨界玩音樂
旅遊的存在感
防癌協會 
停經後出血 小心子宮內膜癌
失智症≠記憶不好 
診斷失智症 要看腦部病理變化
不對症下錯藥!? 少子化的處方
上網行不行
醫林短波 
榮伯特機器人 中榮人氣王
瞭解兒女 紓解二代間的壓力
玉山義診 遇見行醫初衷
減重 功能營養醫學
PGY醫師社區照護初體驗
醫糾與法律 
遏止醫療暴力 法律規範日臻完善
父女的幸福櫻花假期
表演藝術 在臺中歌劇院翻轉
公會活動 
高桿競飆 美技切磋
公會活動 
少年ㄟ,手下留情!
公會活動 
文化饗宴 歲月多了些風華
 
健保回生 先讓診所活命
壯大基層醫療的成敗關鍵 在於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

文 / 林恒立 臺中市醫師公會理事
 
臺中市台中都診所協會理事長



 
這幾年因為健保的關係,大部分的病人都選擇到大醫院就診,造成醫療體系的不均衡發展。原本照顧社區民眾健康的社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的萎縮,使得由家庭醫師來做全人、全家、全社區照護的理想完全落空,台灣的醫療費用不斷的成長,再加上社會老化和新科技的發展,已經帶給台灣的醫療體系很大的壓力,唯有改變這種重「醫學中心」,輕「社區醫療」的狀況,才能再造醫療環境保障人民的健康權益。

 
1985年醫療網實施 強調轉診合作
 
1982年,前衛生署長許子秋回國,即開始著手規畫將台灣醫院分成四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基層醫療。 目標「在半小時之內找到醫師,最慢一小時到達醫院」,設定人力病床發展目標,以醫院分區分級為手段,規畫完成「醫療網計畫」。醫療網自1985年實施,在分區方面,配合經建會地方生活圈分為17區,強調各層級醫院間的轉診合作,提高就醫的可近性。



 
其間因為國內各醫療團體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所以遲至1995年健保開辦之後才開始第一次推動之分級醫療,但是沒有多久就無疾而終,檢討為何會失敗的原因?

第一,根據葉金川的說法:「台灣基本上是一個以私立機構為主的醫療體系,是一種競爭式的醫療環境。當初規畫了轉診制度,但因為在競爭環境下,強制轉診制度困難重重,沒有辦法像英國採家庭醫師制度,並用層級式的方式強制轉診。病人流向醫院(尤其是醫學中心)成為健保制度下醫療的主流。所以醫學中心集結反對分級醫療和轉診制度(醫學中心怕業務量縮減,而影響生存)。

第二因為健保給付各層級的差異(ABC表別),台灣的分級醫療、轉診制度是將英國體制的國家衛生服務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的概念帶回台灣,依照這種制度來規畫和分配衛生服務體制,醫院分級的目的是建構轉診制度、降低醫療費用。結果病人選擇用腳走路,認為層層轉診,延誤時機,最後轉到醫學中心之後就直接轉到太平間。

第三,分級醫療要求小病看診所,大病看醫院,結果對於民眾端而言,我怎麼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大病還是小病?
 

2003年家醫共同整合照護  迄今仍在「計劃」
 
但是2003年的SARS改變的醫療的走向。因為一昧的讓病人走入醫院、走向專科化對於醫療體系和健保財務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民眾走醫院、急診易如菜市場的情形下,當然會造成「專科醫師勞逸不均、民眾就醫困難和急診塞爆的問題」。

根據健保署的「大資料」分析,約有20%的輕症病人可以不必在醫學中心就診,如何在不限制民眾選擇就醫場所自由且不增加部分負擔差距之下,引導民眾就近接受家庭醫師的服務,是重建台灣醫療體系的關鍵,當時推動「家庭醫師共同整合照護計劃」,但是十幾年下來還是停留在「計劃」階段,只有10%願意接受這種正常就醫方式,如果政策不改變,再努力30年可能還是無法實施「家庭醫師制度」。
 
 
台灣健保制度  背後政治力量較勁
 
要檢討「分級醫療轉診制度」,勢必要從台灣的健保制度下手:

第一,95年倉促實施的全民健保,規劃時就已經訂定全民納保,所以健保是稅制,不是保險制,是全民福利,不是市場機制,是威權體制,不是自由競爭,是左派社會主義,不是右派資本主義。

第二,統一定價,健保署是單一保險人,醫療費用的訂價權完全被壟斷。

第三,醫療服務無上限,為滿足民眾的醫療需求,提高健保的滿意度,被保險人一張健保無限卡、世界卡,包山包海,財務完全由醫界承擔(總額制度),所以台灣的健保制度的問題不是醫療專業問題(醫療專業被擺在一旁納涼),是政治問題,看誰背後拳頭大或談判力量大(政策常常是偏向大型或財團醫院)。
 
 
大醫院鯨吞健保資源  基層苦哈哈
 
健保實施二十幾年以來,造成台灣醫療環境的改變包括:

第一因為健保給付各層級的差異(ABC表別),造成基層的健保總額佔率逐年下降(由28% 逐年降至20%),小病也往大醫院擠,使用大醫院的重裝備,醫學中心也利用病人的流量,用低底薪及PPF制度,使得受雇醫師為了自身與醫院利益變相造成衝量,鯨吞健保資源,甚至利用院前診所,蠶食基層健保總額。

第二,醫師人力不患寡而患不均(截至2015年底醫師數45597,每位醫師服務532人),醫學中心缺住院醫師,值班醫師。五大科(內外婦兒急診科)皆空,很少醫師願意走風險高又收入少的科。

第三,病患分配不均,醫學中心人滿為患,但是大多數的基層診所(50%醫師)一天看不到30人次。

第四,台灣人口老化日益嚴重,長照推動社區在地老化,在宅醫療照護如果缺少健全基層醫療院所,就無法成功。

第五,民眾缺乏自我照護的責任感,浪費寶貴的醫療資源。
 
 
分級醫療六大策略  看見問題所在
 
政策改變醫師醫療行為,改變民眾就醫行為,健保署已經成為國內健保制度下的單一付費者,實施分級醫療所需搭配的醫院評鑑、醫療網計畫也行之有年。分級轉診制度無論是在醫療網的規劃或健保支付制度的設計,都是重要的政策精神之一,而台灣大多數民眾還是對基層醫師(這些都是醫學中心、區域醫院訓練的醫師)一直有信心,「阻礙健保制度前進的,向來都不是健保制度的規劃者或執行者」,「壯大基層醫療的成敗關鍵在於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唯有撥開爭議的表象,我們才能看見解決問題的方向。

 
減少大醫院門診佔率  醫院總額卻不變
 
目前已經實施的政策包括:
  1. 逐年減少醫學中心門診佔率:分五年將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的初級照病患及穩定病人逐步釋出給基層,政府監看實際出情況,且調整增加後續基層總額編列新增預算。
  2. 醫院總額不變,將釋出病患後,以部份資源回歸調整急重症及五大皆空科系支付標準。
  3. 醫學中心需有總額管制。
  4. 訂定法規,限制醫學中心擴充門診部(院前診所),院前診所的申請額,回歸該醫院總額。
  5. 降低醫院初級照護的支付額,甚至低於基層。
  6. 醫師薪資結構及給薪方式改變,去除PPF制,減少主治醫師衝量的誘因。
  7. 監督財團盈餘的走向,以及政府補助款要落實,直接給付給醫療人員。
 
診所自立自強  將病患留在基層
 
俗話說「自立自強、天助人助」,政策要為基礎層醫療加持,基層醫師對於基層醫療的功能,應該提出什麼具體的行動?如何加強競爭力?
  1. 鬆綁自費醫療。
  2. 開放B--C表,讓基層能夠做更多。
  3. 審查核刪合理化,審查共識公開化,不要用黑箱方式,讓基層綁手綁腳。
  4. 基層要團結(目前營運好的科,應讓五大皆空科優先改善)。
  5. 要有行銷及醫務管理的概念。
  6. 加強專業能力。
  7. 同病同酬。
  8. 建置社區醫療守護網,提供全國民眾醫療守護,將病患留在基層。
  9.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過去,鼓勵共組家庭醫師群、聯合診所,社區醫院採半開放制度。
 
讓健保重獲生機  從教育民眾做起
 
台灣的醫療制度再怎麼改變,最重要的還是如何讓民眾接受分級醫療?
  1. 教育民眾,有病先找厝邊基層醫師,基層醫師絕大多數是醫院資深醫師或受過完整訓練後,出來開業,能力和經驗與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是不分上下的。
  2. 逐步調整不同層級之就醫部份負擔(配合對弱勢或者重大傷病的補助)。
  3. 建立醫療費用儲戶制。
台灣健保醫療的崩壞已經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立即行動,此次林口長庚急診醫師集體辭職的行動,就是冰山的一角,需要醫療界、消費者、醫改會、健保會都能充分體認到改革勢在必行,分級醫療轉診制度也成為社會的主流共識,只要有全面周全的推動方案,是有機會翻轉現在的醫療困境,讓民眾、醫療工作者和政府三者皆贏,也讓健保重獲生機,得以永續經營。此外,現在衛福部的主管,都有醫療臨床實際經驗,不再只是單純公衛的思考,部長也說他沒包袱,應該是醫界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