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長的話
全國唯一醫療糾紛互助金
政策探究 
開放流感快篩 診所見繩驚蛇
非誠勿擾
政策探究 
健保回生 先讓診所活命
臺北市與臺中市醫師公會締結金蘭
增購新會館 提升服務
醫林人物 
呂宗學-跨領域整合健康大數據
國際視窗 
WHO戰場 還是在國內
白袍下的Second Life
醫林人物 
世界級空手道家 也是投資高手
每個人心裡都有 一畝田
劉彥山 跨界玩音樂
旅遊的存在感
防癌協會 
停經後出血 小心子宮內膜癌
失智症≠記憶不好 
診斷失智症 要看腦部病理變化
不對症下錯藥!? 少子化的處方
上網行不行
醫林短波 
榮伯特機器人 中榮人氣王
瞭解兒女 紓解二代間的壓力
玉山義診 遇見行醫初衷
減重 功能營養醫學
PGY醫師社區照護初體驗
醫糾與法律 
遏止醫療暴力 法律規範日臻完善
父女的幸福櫻花假期
表演藝術 在臺中歌劇院翻轉
公會活動 
高桿競飆 美技切磋
公會活動 
少年ㄟ,手下留情!
公會活動 
文化饗宴 歲月多了些風華
 
減重 功能營養醫學

文 / 劉博仁

 
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在美國是已經發展相當成熟的醫學,主旨是透過細胞層面的功能恢復,以達健康促進之功效。而營養醫學(Nutraceuticals)則是透過營養素的調理以達疾病預防、調理之一門自然療法學科。
在減重話題方面,我整理出以下幾點提供參考:


 
抑制發炎  不讓脂肪搞破壞
 
2004年二月號《時代》雜誌(TIME)封面更稱「發炎」為「神秘殺手」(secret killer)。所有研究顯示,脂肪組織根本就是搞破壞的『慢性縱火犯』,因為脂肪細胞內會持續製造以及分泌出促進發炎的脂肪激素,包括IL-6, IL-8, TNF-α,造成胰島素阻抗增加,胰島素阻抗增加的結果就是血糖無法順利進入細胞內,結果胰臟要分泌更多胰島素來降血糖,可是過多胰島素也是會促進發炎,發炎又促進肥胖,這時脂肪組織當然又增加了。所以,肥胖—糖尿病—發炎,就是一個致病鐵三角,所以我們一定要滅火、消炎。
 
 
不發胖  少吃會發炎性食物
 
吃多了會發胖的發炎性食物包括糖、精緻碳水化合物、過多的omega-6加工植物油、油炸類食物、反式脂肪食物、高溫燒烤食物、過敏以及慢性不耐食物、酒精。而促進發炎的生活習慣包括熬夜、久坐、吸菸。
降低發炎的食物包括各式蔬菜、水果、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綠茶、抗發炎辛香料等。

 
壞的雌激素代謝物  造成身體肥胖
 
除了雌激素、濾泡刺激激素(FSH)、黃體形成激素(LH)、睪固酮、甲狀腺素以外,功能醫學醫師會建議肥胖女性患者檢測雌激素代謝物,因為雌激素經過肝臟代謝之後會產生雌激素代謝物,好的雌激素代謝物對身體不會有影響,但是壞的代謝物與乳房、卵巢、子宮內膜腫瘤有關,而且會造成身體水腫及肥胖。
  • 健康型雌激素代謝物:以2-羥雌酮(2-OHE1)為主,比例應在60%以上。
  • 風險型雌激素代謝物:以16α-羥雌酮(16α-OHE1)和4-羥雌酮(4-OHE1)為主,比例應在40%以下。
     
 
環境賀爾蒙  誘發脂肪細胞增生
 
環境賀爾蒙與肥胖的相關研究很多,2012年大陸研究發現部分環境賀爾蒙會透過細胞訊息的傳導,誘發脂肪細胞的增生,甚至母親有塑化劑污染,生出的baby也會比較胖。而2015年南韓的研究證實一些環境賀爾蒙在肥胖者身上比非肥胖者還高,甚至干擾到賀爾蒙前驅物DHEA。

環境賀爾蒙(xenoestrogens)包括:
  • 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 :目前大多數的塑膠用品都屬於此類,許多洗髮精、香水中的定香劑都含有,其中以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最多。
  •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因為具有抑菌效果,所以普遍使用於化妝品、藥品,甚至是食品添加物中。
  • 酚類(phenols):包括著名的雙酚A以及壬基苯酚都是,許多填充劑、清潔劑、塑膠水壺、受污染的食物、衣物等都有它的蹤跡,是一種強烈的內分泌干擾物,與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都有關。

 
緩解急慢性過敏  避免體內發炎
 
談到過敏原,我們會檢測急性以及慢性過敏原,在台灣的資料庫發現食物不耐過敏以牛奶、蛋白,小麥、奇異果等最多。在國外,他們最重視的是麩質,據統計,西方人約有30%會對麥麩(gluten)過敏,而且會產生嚴重的腹瀉、腸炎、關節疼痛、頭痛、肌肉發炎等症狀,麥麩是由麥榖蛋白(glutenin)以及麥膠蛋白(gliadin)所組成,美國有名的神經營養專家醫師大衛博瑪特(David Perlmutter),在其暢銷著作中『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提到過麩質對腦部的發炎傷害,會造成阿滋海默症、老年失智症、肥胖症、關節炎等病症。推論可能是這類過敏的麩質會造成腸漏症,然後引起一連串的體內發炎以及免疫系統大作戰。
 
 
過敏食物  容易引發腸漏症
 
過敏食物不光會造成皮膚、呼吸道黏膜、口腔過敏,也會造成腸道敏感,引發腸漏症,那何謂腸漏呢?

我們知道大腸小腸內黏膜可以算是體內的皮膚,具有保護屏障功能,在正常情況下,腸細胞之間必須是緊密的接合(tight junction),不容許任何消化不全的大分子、過敏原或是毒素穿越雷池一步。問題是如果這腸黏膜屏障因為過敏食物、壓力、酒精、藥物等因素,造成細胞之間粘連防禦的保護網弱化,甚至產生空隙,或是滲透壓改變,這樣,毒素、細菌、真菌、過敏原等物質就會進入血液或是淋巴液中,這就是腸漏了。而食物輪替以及腸道功能性修復是處理這類患者的標準法則。

 
 
腸道菌種不平衡  引發肥胖等代謝疾病
 
2014年美國紐約大學學者羅拉.蔻克斯(Laura. Cox)團隊在著名期刊『細胞』發表了腸內細菌菌相不但與肥胖有關,而且這種腸內菌相會傳給下一代,一樣會造成下一代的肥胖。人體大約有60-100兆的細胞,腸子內也有100兆的細菌,這些細菌大約有450-600種,全部加起來約有1.5 公斤重,這些細菌的遺傳物質DNA比人體的DNA多了百倍以上,換句話說,這些腸道內的細菌所創造出來的生態環境絕對會影響基因表現、肝臟解毒、賀爾蒙平衡、糖類代謝、腦部健康、肥胖與否、免疫調節等等,也就是說,當腸內細菌失衡,壞菌猖獗的時候,身體容易發胖、過敏、二型糖尿病、憂鬱症、腸漏症、老化,甚至癌症容易上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在2012年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追蹤在436名沒有吸菸的懷孕婦女資料,追蹤她們的孩子到七歲,結果發現有母親懷孕中期到後期之間如果有使用抗生素的話,她們的孩子在七歲時高達84%的機率有肥胖現象,他們認為,抗生素會影響體內的微生物,也會透過胎盤影響胎兒,造成胎兒腸道菌種不平衡,於是引發代謝疾病,包括肥胖。

 
 
腸菌相失衡  建議要以『5R』來矯治
 
一旦發現腸菌相失衡之後,我建議要以『5R』來矯治,肥胖的朋友更要針對腸道的生態來做調整。

▶移除(Remove):
就是要移除過敏及精緻食物、細菌、真菌、念珠菌。

▶ 補充(Replace):
補充包括植物酵素或是不足的胃酸,以幫助消化能力的增強。

▶ 重植(Reinoculate):
補充大量益生菌以及益生原(又稱益菌生),以增加腸道益菌。

▶ 修復(Repair):
補充甘草蘆薈麩醯胺酸粉、抗發炎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EPA,DHA,ALA)等以幫助修復腸道破損區域。

▶ 保持(Retain):
持續以低刺激、高纖維、低糖、適量蛋白質、健康油脂的飲食來幫助修復後的腸道黏膜保健。


 
加強肝臟排毒  多字花科蔬菜等食物
 
其實在2008年,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雜誌『Lancet』就提出環境毒物是會干擾身體膽固醇代謝,並且會增加胰島素阻抗的,同年英國流病公衛學者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指出,用於罐裝容器和水瓶內的雙酚A,會增加胰島素阻抗以及肝能能損傷,在在提醒了我們,在減重戰爭的制高點上,千萬不要輕忽環境毒物的傷害,並且應多注意我們的解毒之寶『肝臟』的保健。而強化肝臟解毒力的食物有字花科蔬菜、大蒜、薑黃、綠茶、酪梨、柑橘類、芭樂、蘋果、蘆筍、甜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