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每一陣風雨
為臺中市醫界喝彩!!!
2021 T.C.M.A 醫療奉獻獎 Medical Contribution Award
社團法人臺中市醫師公會 2021年第一屆 青年醫師獎 T.C.M.A. Young Physician of the Year
瞄準醫療新趨勢 帶著中榮打國際盃
疫情教會我的一堂課
全人照護 是重症治療最重要關鍵
COVlD-19治療藥物講道理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的進展
肺部復健 治療COVID-19患者最後一哩路
後疫情時代 糖尿病防治應與國際同步
新冠肺炎病毒 COVlD-19疫苗全攻略
抗疫模範生 層層隔離衣見真情
焦慮要說出來 懂得尋求協助
前所未有的困境 基層診所求生記
面對未來挑戰 變!變!變!
菜單成本概念 撐住暫時變化
ENT門可羅雀 覺悟中觸類旁通
唯有攜手幫忙 我們才能得救
醫病關係上雲端 爭聲量
青光眼 已非不治之症 看過來,青光眼的預防、保養、治療
【醫林短波】
健保會新任務 不能總在討價還價
從醫半世紀 跨足美國根落鄉土
疫難忘
贍養費?剩餘財產分配?
致醫舞者 Shall We Dance
【數字說話】 臺中市每四名醫師就有一位女醫師
息燕歸檐靜 飛花落院閒
七十歲鋼琴夢 一樣心馳神往
桌球英雄出少年 林昀儒當之無愧
羽球麟洋配 臺灣史上首面奧運金牌
暖心又暖胃
高明寺 交響曲
 
醫病關係上雲端 爭聲量
文 / 張潔  編輯部

 
時代演進以及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許多人們原有的習慣,醫病之間的關係也加速進化,以往只有病人去看病或醫師出去往診,現在的醫生常常還需要花心力在網路上與民眾搏感情!根據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統計,2009年會員數39,200人、2019年會員成長至51,128人,十年之間增幅30%;醫者人數連年增長造成競爭越發激烈,年輕醫師須積極突破窠臼以提高服務量能。

找醫生治病  習慣先上網查詢評價
現年40歲以下的年輕人是跟著科技進步成長的Y世代以及網路原生的Z世代,對他們來說—網路上有所有事情的資訊與解答。一發覺身體微恙,就直覺先依症狀上網找答案,自己當起醫生和藥師,若過一段時間沒改善,才會真正前去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醫病關係的改變還不只如此,現代人做任何選擇之前都習慣先上網查詢評價,找醫生治病也一樣,除了查診所在Google上有幾顆星、也查醫生個人的網站或者對醫生診治過程的評論留言。
這也造成了現代的醫生除了需完美維持基本功夫,還需多費心力經營自我形象,不像以前的醫師口碑是靠人們口耳相傳推薦,現在,多角化經營來增加病人的口碑、信賴感和黏著度是當今醫生的重大課題。

新一代醫療服務  提高曝光率建立名聲
最常見的做法是提供衛教資訊,常常以重點資訊文字搭配有獨特設計美感的圖,做成圖文懶人包的形式好符合現代人視覺閱讀的習慣,並同時在多個社群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上發布,不僅輸出知識、建立專業形象、與大眾維持熱絡、也能提高曝光率建立名聲。以Line為媒介做多元顧客管理亦是另一種新潮且更觸及生活面的作法。
再更進階是由出書、上電視、固定發佈YouTube影片或podcast節目、代言產品等方式逐漸增加知名度,晉升為明星級醫師;或者,乾脆就斜槓到底,換個領域努力也能走出一片天,成為兼任的作家、旅遊達人、針貶時事的大砲名嘴等。
這條路上並非只能孤軍奮戰,醫師也可以加入聯盟陣線,例如:衛福部台灣e院和醫聯網等醫療服務數位整合平台,在其諮詢平台回答問題、線上媒合看診,超脫實體診間跳上雲端提供零接觸、零距離、零時差的新一代醫療服務。

取個好記綽號  就如同明星有藝名一樣
無論經營至哪種程度,在這個資訊爆發、流通快速的時代,最重要也最不容易的就是讓別人記住你!首先,最簡單的作法是取個好記的綽號,就如同明星有藝名一樣,像「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瑜醫師」、「麻的法課—邱○慶醫師」、「黑眼圈奶爸Dr.徐○賢醫師」都讓人過目難忘;再者,無論經營哪個平台,發文都要避免冗長、資訊過多,最好能順著潮流時事發揮、以講故事的方式帶入個人經驗或案例分享、專業知識與幽默語氣並陳、圖文並茂,這些小撇步能讓你有效增加網路聲量。
有鑒於以上提及之醫病關係的數位化,再觀察到我們的會員保守者居多,整體有偌大進步空間;然而,必須思考的是:要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保持平衡、在專業技能與新知趨勢並行下維持自己的原則理念,這才是關鍵課題。


圖說
【 醫師線上諮詢平台 】
1. 衛福部「台灣e院」網站
2.「醫聯網-醫生諮詢平台」網站
【 固定以影片或圖文發佈衛教資訊打開知名度 】
3.「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YouTube頻道
4.「ĒSEN|你的醫生朋友」Instagram帳號